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亮点多成效显著
大联合大协作提高社会化科普服务水平
2014年,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服务民生,面向基层,广泛组织开展基础性、群众性和经常性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化科普服务水平,为提高全省公民科学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公众需求,广泛开展主题科普活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针对公众提升科学素质的需求,聚焦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广泛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通过全省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联合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广泛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食品安全周”、“全国低碳日”、“全国科普日”和“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省纲要办、省科协等联合举办“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吸引上万名师生和社区群众参与。各地科协举办科普日便民服务730多项,参与人数500多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0多万份。省发改委在“全国低碳日”举办低碳知识宣传展,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理念,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
同时,针对食品安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安全生产、保障健康、垃圾分类、防治登革热、埃博拉等社会热点问题,省纲要办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组织、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省农业厅在全省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并印发10000册《理性看待转基因》科普宣传图书,引导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增进对转基因技术研究应用与安全监管工作的了解和认可度。省食安办、省农业厅、省科协等单位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省委宣传部、省环境保护厅开展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 省公安消防总队在全省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前“30分钟”消防培训、谎报火警警示教育、“我也当回消防员”等活动;省纲要办、省科协通过报纸、网站、微博等平台,开展科学防治埃博拉宣传活动等。通过热点问题的科普宣传活动,让食品安全、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安全生产、保障健康等科学知识深入人心。
以点带面,着力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
一方面,深入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各级科协、教育、科技等部门认真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和科学实践体验等示范性活动,参与的青少年学生超过500万人次。在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4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和国际科技竞赛中,我省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省科协、省教育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积极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广东分营活动”和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广东实施“英才计划”的工作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继续深入推进“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对第一批创建学校进行全面评估,新创建33所“省级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深入推进“千师万苗”工程,建组13位院士、1200名科技导师团,指导13000名青少年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佛山、东莞、珠海、江门等市举办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百场巡讲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方面,省科协、省财政厅继续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制定《广东省科普惠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惠农兴村计划”政府网上办事大厅管理工作平台,开展全省科普惠农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2014年我省获全国表彰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16人;表彰省级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13个、科普带头人5名。各级科协、宣传、科技、农业、卫计、妇联、团委、地震、气象、公安消防、农科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全省组织“三下乡”重大科普惠农服务项目650项。暑假期间,省科协组织17所高校、65支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近700名师生,深入农村开展“千乡万村科普惠农行动”。省农业厅深入我省湛江、阳江、江门、云浮、肇庆、清远等15个地级市、74个县(区)117个乡镇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省妇联开展“农业示范基地现代科技提升”、“农村人才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全省举办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班1200多期,帮助10万多名妇女提高种养知识和技能。
同时,深入开展劳动者技能培训和社区居民科普工作。各地科协、文明办、财政、科技部门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扎实推进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全年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20万人次。省安全监管局着力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及全省安监系统干部职工等重点群体的培训教育,培训700多万人次。省总工会继续做好广东职工大讲堂、千万职工大培训行动,直接资助16000多名职工提升技能。省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进村居活动,全省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报告会、现场咨询1.5万场,惠及300多万名家长。
此外,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科学教育工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将科学技术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计划,对新进公务员、在职公务员、领导干部、农村党员等重点群体,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特别是现代科学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意识和运用科学技术处理日常工作能力。省纲要办免费向党政机关单位发放《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3000册。各级科协通过举办“科协论坛”、“院士讲坛”、“科普进机关”等活动,在全省广泛动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读一本科普书、听一次科普讲座、参加一次科普活动”,全年有10万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公共科普服务能力
各级教育部门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新装备”工程,配备科学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深入实施“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和“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实施科学教师培训工程,培训全省中小学校科学类课程骨干教师,举办科学类教师实验能力交流展示活动和教学交流研讨。组织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科技活动成果交流展示,全省交流展示成果超过1000项,参加各级活动的学生超50万人次,促进了全省中小学科技实践均衡发展。
同时,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大力提升科普服务水平。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组织开展“第二届全省科普剧大赛”,有40支代表队、500名演员参加科普剧表演赛和99部剧本参加科普剧剧本创作赛,质量居全国先进水平。省纲要办组织专家开发编印《漫说新科技丛书》、《倡导勤俭节约,建设和谐社会》等科学素质图书、挂图、海报、手册、口袋书、扑克牌、折页等各种优质资源100多万册(份),免费下发基层使用,在全省6700多座科普画廊张贴宣传。省气象局编印《气象灾害防灾避险指南》、《中小学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等科普读物20万册,提高广大群众的气象科普意识。
我省也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作用。各级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通讯等现代传播媒体,开办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技节目、科普栏目和科普信息平台,及时宣传科技发展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省卫计委开通了“健康广东”官方微博及微信,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和健康科普知识。省农业厅开展“信息进农家”行动,依托“金农工程”、“三电合一”等项目建设,建立“农博士”、“农信通”、“菜篮子快讯”短信彩信等手机终端系统,利用“12316三农热线”、农业信息网站、广播电视节目等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农业科普、技术服务,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农产品供给、市场价格等信息,帮助农民解决种养技术和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及农产品买卖难等难题。
此外,积极提升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各地科协加大投入,对科普画廊、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宣传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加强“科普漂流书屋”建设,引导公众参与科普图书漂流活动。新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家;重新组织申报、评估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3家。省公安消防总队在全省各地创新设立消防主题公园、消防宣传示范街、消防体验馆、消防宣传车等消防科学素质宣传阵地。省总工会继续建设工会“职工书屋”,建成职工书屋7000多个。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