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广东省科协紧跟“八大”步伐 争当科协工作排头兵

2011-06-03 来源: 【字体:
阅读:

  “科协组织不愧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不愧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科协“八大”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科协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作七届全委会工作报告,对七大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围绕“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思路,采用“大联合、大协作”的方式,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工作扎实推进。广东省科协也紧跟步伐,争当科协工作排头兵。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最近几年出现了这么一个崭新的组织,在背后推动其发展的正是科协。企业堪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新形势下,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科协责无旁贷!

  2007年企业科协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企业科协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协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资委联合下发《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开展创新方法培训,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深入。实践表明,探索推出的“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社会科技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崭新形式,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热烈欢迎。五年来,全国共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18.1万项,参与科技工作者780万人次,建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667个,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除了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还有学术交流活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组织科技工作者提供决策咨询……中国科协组织深谙“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义,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

  广东成绩

  全省已建立33家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帮助企业完成30多项重大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厂会协作”完成合作项目98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近20亿元。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每年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剩余劳动力10多万人次。

  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科普大篷车,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么一个“八宝车”。公众透过这个“万花筒”体会到了科学世界的精彩。

  科普大篷车只是一个缩影。在科普之路上,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颁布,堪称里程碑。在这盏明灯指引下,全国各级部门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机构,形成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科普的情况下,科协如何才能凸显其重要性?“科协工作量大面广、资源有限,这就决定了科协组织开展活动必须突出特色,千方百计打造科协活动品牌,以品牌促工作、带全局。”韩启德主席给出了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科协系统共举办主题科普活动123万次,参与公众超过9亿人次,同时积极参与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活动,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普服务。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1.60%提高到3.27%,实现了《科学素质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

  广东成绩

  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走进低碳生活,科学文明迎亚运”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仅在2010年,全省科协系统共举办主题科普活动1877场,科普展览1238场,科普讲座1316场,受众人数650万多人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广东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大家》,央视有这么一档著名的栏目。中国科协坚持以科技人物宣传为主线,通过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在科技创新和普及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

  为什么要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中国科协“八大”开幕式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科技工作者发表了前所未有的最高评价。科技工作者这一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科协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也明确表示,科协工作主要是做科技工作者工作,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是做好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协具有先天优势。中国科协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全面设立504个国家级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扎实深入;围绕发现和举荐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先后多次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着力打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品牌,科技人才表彰举荐活动积极活跃;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组织拍摄《大爱如天》、《钱学森》等科学家题材电视电影,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力度明显加大;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广东成绩

  兴建广东科技人才服务大厦,成立广东院士联络中心,打造广东院士讲坛、广东科协论坛等品牌学术交流平台,建立院士专家意见直通车制度,开展“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评选……省科协用真心花力气为科技工作者打造联络服务平台、干事创业平台、表彰激励平台等三大平台,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自身建设是保证。科协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而科协建设,基层是基础。坚持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是夯实科协事业发展基础的关键。

  结合基层科协实际,中国科协与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和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县级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截至2010年底独立建制县级科协达到2175个。切实加强分类指导,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10年底共有企业科协1.7万余个,高校科协700余个,街道科普协会1万余个,乡镇科普协会3.2万余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0余万个,为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组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学会吸引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科协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五年来,科协系统整体经费大幅增长,中央财政对中国科协投入4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多,科协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广东成绩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21个县(市、区)建立了科协组织,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基本保证。从2007年起,广东省科协经费筹集总额跃居全国各省(市、区)科协第一位,广州市科协经费筹集总额跃居全国各省会城市第一位,东莞市科协经费筹集总额跃居全国各地级市科协第一位。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