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科普使者”走南粤

2014-06-12 来源:广东科学馆 【字体:
阅读:

  15个专题共43场次科普巡展,赠送科普书籍小册子共19000多册……今年短短半年时间里,广东科学馆的“科普大篷车”走遍了清远、云浮、韶关等十多个地市,以其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多种媒体的教育方法、机动灵活的活动方式,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传播给公众,为超过10万群众带去了优质、及时、丰富的“科普大餐”。

 

清新县石潭第一中学校长(左)向广东科学馆馆长何少强(右)回赠牌扁 

积极行动 以科普为己任

  今年年初在《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科普场馆、科普基地在科技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社会加快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广东科学馆“科普大篷车”以科普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一直以来,针对社会科普资源分散、优质原创科普资源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围绕科普展教工作重点,充分利用自身作为科普阵地的优势,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宗旨,从2011年开始一直源源不断将丰富的科普资源带给全省各地群众。

  在今年的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千会服务千村”活动上,正式拉开了全省科普巡展活动的序幕。广东科学馆“科普大篷车”现场展出了《农业与农村节能减排》主题科普展板,向群众介绍了如何科学种植、饲养、合理利用沼气、科学排污等知识。此外,大篷车还开进了乐城第一小学,为全校师生带去了丰富的科普展品和益智玩具。

  随后,“科普大篷车”先后深入到清远、云浮、韶关、江门、惠州、揭阳、河源、佛山等地,针对农民、社区居民、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结合各地区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进校园、进社区和进农村活动。

科技展品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应民之需 将科学送给最需要的人

  广东科学馆目前拥有科普图片展板61个专题,展板内容清晰易懂、贴近生活,符合实际生活情况,每次活动根据当地人群科学素质及科学知识需求的实际情况,带去不同主题的图片展览。

  例如,在配合学校开展科普活动时,根据青少年的爱好,展出《青少年安全健康教育漫画》、《国家最高科技奖》等生动有趣的科普展览;在参与协办第44个“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时,迎合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展出《广东地质灾害防治》、《防新型诈骗小绝招》和《农业与农村节能减排》等主题科普图片。此外,为了使更多的公众可以方便地学习科学知识,扩大科普范围,实现资源共享,广东科学馆根据各单位的需要,提供科普展板资源,协助其举办科普活动。今年上半年,广东科学馆分别向乐昌市科协和新兴县实验小学赠送了《食品安全》和《防新型诈骗小绝招》科普展板,向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碧桂园学校、广美学校、肇庆市科技中心、增城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广州棠德南小学和清远节能监察中心提供科普图片展板,为其举办的科普活动提供有力的保证。

  为了让青少年接触到更广泛的科普知识,今年4月份和5月份,由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广东科学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小鸽子”图书捐赠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走进了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一中、韶关市白土镇白土中学、惠州市大亚湾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和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等学校。广东科学馆“科普大篷车”在活动现场展出了科普主题图展、车载互动展品,以及机器人精彩的舞蹈表演。同时,活动还分别邀请了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科普专家张开逊教授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执行主任蒋厚泉教授给同学们作主题科普讲座,受到同学们热情欢迎。

  5月10日,在2013年广东省“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暨公益科普“两进”(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中,广东科学馆围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活动主题,展出了防灾减灾科普图片展览和科普大篷车展品互动演示等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参观。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科学防灾减灾知识,传播倡导科学生活应急自救方法,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民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科学普及氛围。

科普大篷车走进揭阳惠来第二中学

与时俱进 让科普充满活力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形势的瞬息万变,这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中,抛弃落后的观念及工作方法,做到与时俱进,这是保持让科普充满活力的关键。广东科学馆“科普大篷车”紧跟时事热点,为民众送去各种最及时和实用的科普知识。

  例如,今年3月H7N9禽流感在上海、安徽两地发现以来,引起全社会恐慌。针对H7N9禽流感问题,广东科学馆及时设计制作了《H7N9禽流感防控小知识》科普专题图片展板,介绍了目前我国H7N9禽流感现状及其传播途径和防控知识,目的让公众不乱听信谣言,掌握科学预防的方法。又如,污染是经济发展的代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今年北京PM2.5超标事件,更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个问题,今年初广东科学馆围绕污染问题,搜集相关信息,制作了《污染——隐形的杀手》科普专题图片展板,内容涵盖空气污染、白色污染和水污染三方面,力争让公众了解这三种污染的源头和危害,学习如何从自身、从身边保护环境。为了配合主题展览,广东科学馆还制作了《公众防护PM2.5》科普宣传小册子,在科普巡展中派发给公众。

  今年5月30、31日,广东科学馆“科普大篷车”分别开进了广州市知用中学百灵路校区、广东实验中学,带去了《H7N9禽流感防控小知识》和《污染——隐形的杀手》这两套专题科普展览,为学校的科技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在学习这两项科普专题知识中,掌握了必要的禽流感防控、污染的源头和危害等科学知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关注健康、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丰富科普展教内容,今年年初,广东科学馆在原有35件科普大篷车车载展品的基础上新购置了车载展品25件,包括《拓扑》、《风能发电》等。针对山区群众特别是山区青少年缺乏接触高新科技的机会,去年年底,广东科学馆购置了3D投影仪和3D眼镜,用于播放科普教育短片。此外,新购置了10个新型小机器人,并创作出机器人表演跳《千手观音》、《星球大战》、《太极》等舞蹈。这些先进科普教育手段的引进,可以使公众特别是山区的学生和居民接触到平时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东西,开阔眼界,更加直观地感悟到科学的神奇魅力,激发他们学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

科普大篷车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机器人舞蹈表演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