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省科协汇聚创新资源建“两站”平台 协同创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2014-06-12 来源:广东科技报社 【字体:
阅读:

  全省各级科协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人才智力和科学技术优势,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和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积极推动“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和“学会科技服务站”建设,建立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促进高端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注入了活力。2012年1月3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在广州召开,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作报告,谈到了广东省委常委会2011年以来的重点和亮点工作,广东省科协的工作被列入其中,认为“省科协通过创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学会科技服务站等方式,为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多年来广东省科协的工作首次被列为省委重点亮点工作。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

  近年来,省科协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项目为纽带,以院士、专家和专业学会为依托,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稳步推进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建设。以此为平台,各建站企业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促院士、专家、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成果,攻克产业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围绕电网生产运营与重大工程建设,加强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制定了以绿色能源和智能电网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两年来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广州立白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环保包装材料,每年节约生产成本1亿多元。深圳金证科技股份公司与中科院联合开发的“便携式一体化全科医生服务站”,实现了低成本医疗解决方案划时代的进步。

  通过建设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不但汇聚了一批来自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高端创新资源,还引进了“洋院士”为我省企业服务。其中,广东瀚阳(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与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工程学院塞泊教授等院士团队合作,在特大桥梁结构及安全建设和云计算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塞泊院士的协助下,该企业于2010年成功引进世界先进的SPIDer系统,采用计算机集群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对海量信息的处理、分析及管理能力;研发的“SUN-SEG-3D”三维数控程序,是国内第一套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的桥梁节段预制控制系统。

  高端人才助企业优化升级

  省科协推进院士站专家工作站建设,大力帮助企业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了高端人才向企业聚集,有效缓解了企业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站企业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智力技术优势,充实、调整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

  其中,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建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等领衔的企业创新团队,组建了广东省中药固体制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设立了南药资源综合开发国际合作重点研究室,建立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钱清泉院士团队合作开发的“高效光伏逆变器”,被列入2012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与院士专家合作,确立了研发HCFC替代技术、变频技术、热泵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目标,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而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通过与张钟华和叶声华两位院士的合作,引进了高端计量检测技术,开发的“光学-机械量计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被评为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重点项目。

  以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为依托,省科协也发挥技术创新联盟平台作用,大力开展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服务等各项科技创新服务活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杨叔子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帮助万和研发太阳能、空气能和燃气能多能互补的关键技术,调整和完善了万和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该企业与杨叔子院士团队共同解决了新型节能环保热交换材料在燃气热水器上的应用等多项技术难题,产品满足欧洲ROSH环保要求,热效率达到88%以上。深圳新星化工冶金材料有限公司与院士专家合作,申请发明专利160余项。而阳江宝马利汽车空调有限公司通过建设“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引进了“双管道变截面平流式客车空调换热器”等五项汽车空调领域尖端技术,形成新产品56个,实现新产品产业化50个,为企业年新增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新增利税1800多万元。

  紧跟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服务

  一项“香蕉特色食品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首创液氮低温排氧打浆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香蕉加工中的褐变难题;将岭南特色果蔬的加工与岭南特色焙烤食品相结合,开发了香蕉系列特色焙烤食品并采取相关技术有效地保留了香蕉抗性淀粉,赋予传统焙烤食品营养保健功能和新的生命,这些产品的开发填补了国内外香蕉加工产品的市场空白。这是广东省食品学会与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学会科技服务站,组织专家技术攻关取得的一大成果。

  近年来,省科协充分发挥学会的人才智力优势,组织省科协所属学会和地市科协在基层创建学会科技服务站,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专业镇产业调整升级、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我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2010年开始创建学会科技服务站以来,省科协坚持以学会专家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纽带,以企业、院校、专业镇、农村和社区科技需求为导向,以大联合、大协作为工作方式,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学会实力增强为目标,以学会主导、科协协助、面向基层、长期服务为机制,全面推进科技服务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省食品学会为例,该学会以产学研合作为主线,已在全省建立5个科技服务站,共帮助企业修订或制订有关食品国家标准和食品原产地工艺标准等项目18个(项),制定地方标准2个、企业标准34个;开展科技咨询服务136次、决策论证项目21项、成果鉴定5次;参与和协助企业成功申报科研课题26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举办有针对性的学术活动19次、参加人数2594人,发表科技论文320篇;开展科技培训29次3025人;共为企业争取到科研经费355万元,企业新增效益7000多万元。

  面向基层,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学会科技服务站面向基层、企业、农村、会员,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自主创新、着力科技兴农、注重辐射带动,已成为学会为经济发展献计出力的重要途径,成为学会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学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成为学会增强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其中,近几年来,广东省养蜂学会先后在粤东蕉岭县、东源县和龙门县三个山区县建立了三个养蜂科技服务站,组织学会专家立足农村,面向蜂农,深入山区,积极为山区蜂农传授养蜂技术。在蕉岭,学会通过为决策论证和技术服务使得广东桂岭蜂业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获得有机蜂蜜生产基地认证、QS认证、出口产品卫生认证、广东省名牌产品认证等,从而促进了蜂产品销售,增加利税300多万元。此外,科技服务站还积极帮助该企业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养蜂扶贫帮困。

  在学会科技服务站的推动下,蕉岭县成功创建了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一类)、国家蜂产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及省级中蜂保护区,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的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也把蕉岭县选入为国家级养蜂示范县。 

◎“数”看“两站”

  依托院士工作站新增专利千余件

  目前,我省共建有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65家,覆盖了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惠州、肇庆、韶关等12个地级以上市的高新企业、产业集群区、技术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50家,占80%;上市公司12家,行业龙头企业45家。2012年,建站企业实现产值7500多亿元,约占全省GDP总量的12%。

  据统计,近几年建站企业共引进国内两院院士、国外院士67名,专家650名。院士专家有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科学院、工程院,以及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80多项,新增发明专利1200多件。 

  88个学会科技服务站服务基层

  近三年来,省、市学会在全省16个地市建立的88个科技服务站,以学会专家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纽带,以企业、专业镇、农民和城镇居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大联合、大协作为工作方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专业镇的产业调整升级、农村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分享到:
×

用户登录